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農業發展
Agricultural Development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 農業經濟學系  
授課教師
羅竹平 
課號
AGEC4004 
課程識別碼
607 451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農經二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AGEC4004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“connect all the dots,” to outline the big picture facing Taiwan’s agriculture as a call to action for more people who do not like the current picture.

我國在快速的經濟成長中改善所得分配的成就,深受國際人士的肯定,被譽為開發中國家的成功範例,我國的農業發展經驗,以及農業在總體經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對開發中國家極具參考價值。
農業發展可從國際及單國的範疇來研究,亦可將農業視為唯一產業(the sector)或僅為整個經濟中某產業(one of the sectors)的兩個觀點來研究。前者的看法認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最重要的產業即是農業,農業往往佔其國家產值或就業量的極大比例。不過,隨著經濟的發展,農業對總體經濟的貢獻愈來愈不顯著,相形之下,工商服務業所佔比重提高,且很多農業的問題需要跨部門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來一起來解決,此時後者的看法更為適切。誠如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所述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茲(Theodore W. Schultz)教授提出農業問題不能只就農業範圍內謀求解決的理論,我非常贊同。我認為,將『農業』與『非農業』分開,而來思考國家的農業問題,是行不通的。」(李登輝著,「台灣的主張」,第59頁,1999年)。
本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,將先從國際的觀點來探討大家所關心的重要農業發展議題,例如貧窮、所得不均、饑餓、糧食安全、價值鏈、氣候變遷等議題。其次,本課程將介紹傳統及當代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務,並介紹投入產出模型及其在發展策略評估的應用。其後,再針對我國的農業發展經驗加以分析,並探討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及其可能的限制。 

課程目標
讓同學掌握國際農業發展現況與趨勢,並瞭解我國的農業發展經驗,以及農業在總體經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對開發中國家農業發展的參考價值,及未來我國農業發展方向及可能的限制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採講授及課堂討論方式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毛育剛主編,「臺灣農業發展論文集」,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4。
毛育剛,「農業、農地、農家」,學風晒印社,1995。
行政院農委會,「耕耘臺灣 農業大世紀:農業紀實」,台北市,2011。
李登輝,「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」,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80。
沈宗瀚主編,「農業在臺灣經濟發展策略中的地位」,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叢刊第八號,1975。
林幸君、張靜貞,「台灣農業與相關產業之附加價值與投入產出分析」,農業經濟叢刊,第10卷,第1期,第1-24頁,2004。
陳希煌,「農業經濟情勢與政策調適:台灣農業發展研討」,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,台北市,2014。
Eicher, Carl K. and John M. Staatz (eds.),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, 3rd Edition,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, 1998.
Hayami, Yujiro and Vernon W. Ruttan,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: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, revised ed., 1985.
Miller Ronald E. and Peter D. Blair, Input-Output Analysis: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, Prentice-Hall, Inc., New Jersey, 1985.
Norton, George W., Jeffrey Alwang and William A. Masters, Th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: World Food systems and Resource Use, Routledge, Taylor & Francis Group, 2006.
Norton, Roger D.,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y: Concepts and Experiences, John Wiley & Sons, Ltd., 2004.
Todaro, Michael P. and Stephen C. Smith, Economic Development, 11th ed., Addison Wesley, 2011. http://www.phdr.undp.org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0週
4/24  藍天的代價:中國煤改氣政策導致居民供暖危機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firstnews/201712060357.aspx
https://cn.nytimes.com/china/20180213/china-coal-smog-pollution/zh-hant/ 
第11週
5/01  http://documents.worldbank.org/curated/en/975081468244550798/pdf/multi-page.pdf

 
第13週
5/15  http://opinion.huanqiu.com/shanrenping/2017-12/11418984.html?agt=15422

单仁平:煤改气,国家不是要让部分群众冻着
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china/realtime/article/20171204/57539963
 
第14週
5/22  1954年,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,其中规定公民有“迁徙和居住的自由”。
1955年6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》,规定全国城市、集镇、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,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。
1956年、195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,国家连续颁发4个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文件。
1958年1月,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》为标志,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。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“农业户口”和“非农业户口”两种不同户籍。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。
1975年,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,此后一直没有恢复。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6%88%B7%E7%B1%8D%E5%88%B6%E5%BA%A6 
第15週
5/29  《人民法院報》 2001年11月14日
http://www.people.com.cn/BIG5/guandian/26/20011114/605198.html
遷徙自由被取消,是從1975年開始的

1954年憲法都承認和保障公民的遷徙自由。其中1954年憲法第90條規定,"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"。  
第16週
6/05 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politics/2019-04/08/c_1124339147.htm
https://www.ntdtv.com/b5/2019/04/08/a102551518.html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677567052716179975/